旬日
【拼音】:xún rì
【注音】:ㄒㄨㄣˊㄖˋ
【结构】:旬(半包围结构)日(独体结构)
【简体】:旬日
【繁体】:旬日
词语解释旬日xúnrì。(1)十天。旬日[xúnrì]⒈十天。例旬日内必有大祸。——《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英tendays;
基础解释十天旬日内必有大祸。——《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引证解释⒈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引《周礼·地官·泉府》:“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后汉书·杨赐传》:“有形埶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歷载不转。”《宋书·武帝纪上》:“旬日乃至白石。”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长庆初,李尚书絳议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为东都留守,自是选曹成状,常亦速毕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后旬日,宣出,除覃御史大夫。”
网络解释旬日旬日,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周礼·地官·泉府》:“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后汉书·杨赐传》:“有形埶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歷载不转。”《宋书·武帝纪上》:“旬日乃至白石。”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长庆初,李尚书絳议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为东都留守,自是选曹成状,常亦速毕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后旬日,宣出,除覃御史大夫。”旬日[xúnrì]十天。《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旬日,乃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还除给事黄门侍郎,旬日迁尚书吏部郎。」
网友释义旬日读作xúnrì,释义为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出自《周礼·地官·泉府》。
汉语大词典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周礼·地官·泉府》:“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后汉书·杨赐传》:“有形埶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历载不转。”《宋书·武帝纪上》:“旬日乃至白石。”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长庆初,李尚书绛议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为东都留守,自是选曹成状,常亦速毕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后旬日,宣出,除覃御史大夫。”
国语辞典十天。旬日[xúnrì]⒈十天。引《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旬日,乃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还除给事黄门侍郎,旬日迁尚书吏部郎。」近十日英语(literary)tendays,shortperiod德语zehnTage
辞典修订版十天。《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旬日,乃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还除给事黄门侍郎,旬日迁尚书吏部郎。」
其他释义1.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近义词 十日
1.山东高家庄、武昌姚革记、岭南铁佛寺旬日之间连发大事。
2.其日,常清乘驿赴东京召募,旬日得兵六万,皆佣保市井之流。
3.截雨山内水源亦被陈希真切断,如此,便可在旬日之间,斩杀宋江,渠魁一失,便可动摇梁山全军。
4.三伏暑甚,炽热炎炎,树下休闲,凉静自然,熬过旬日,秋意爽延,朋友关心,胜似秋现,有我祝福,你可安眠。
5.朕念及尔等多为先帝旧臣,暂不追究,限旬日内将戍卒解交咸阳,否则定当革职拿问。
6.三招绝杀千里驹陈起,此等威武战绩,加上成为了泰月剑派的女婿,旬日之间就已让杨朝扬名四海。
7.大人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前几日有个人不是帮了大人一把?雁来楼的案子不出旬日告破,提刑官大人可是刚刚夸奖过大人。
8.旬日,十万大军戒备,挖濠立寨,刁斗林立,吹角连营。
9.…患有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后出汗以旬日自愈也。
10.不过旬日,曹军食必尽,就可以将他击破了。
读音:xún
[xún]
(1)(名)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刊|~日。
(2)(名)十岁为一旬。
读音:rì
[rì]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