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
【拼音】:qī gǔ
【注音】:ㄑ一ㄍㄨˇ
【结构】:七(独体结构)古(上下结构)
【简体】:七古
【繁体】:七古
词语解释七言古体诗的省称。七古[qīgǔ]⒈七言古体诗的省称。
基础解释古诗的一种。每篇句数不拘,每句七字。
引证解释⒈七言古体诗的省称。引《花月痕》第三七回:“荷生轿中,口占七古。”林纾《书黄生札记后》:“至於昌黎作铭时,胸中不作七古之想,此语实深知昌黎者。唯其不作七古之想,故力求其蹇涩,正以敛避七古。”
网络解释七古七古是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每篇句数不拘,每句七字。七言古体诗的简称。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
综合释义七言古体诗的省称。《花月痕》第三七回:“荷生轿中,口占七古。”林纾《书黄生札记后》:“至於昌黎作铭时,胸中不作七古之想,此语实深知昌黎者。唯其不作七古之想,故力求其蹇涩,正以敛避七古。”
汉语大词典七言古体诗的省称。《花月痕》第三七回:“荷生轿中,口占七古。”林纾《书黄生札记后》:“至于昌黎作铭时,胸中不作七古之想,此语实深知昌黎者。唯其不作七古之想,故力求其蹇涩,正以敛避七古。”
国语辞典一种诗体。七言古诗的简称。句数不一,每句七字,不求平仄对仗,讲押韵。七古[qīgǔ]⒈一种诗体。七言古诗的简称。句数不一,每句七字,不求平仄对仗,讲押韵。
其他释义“七言古诗”的简称。见“七言诗”。
1.文学史研究者一般都视句句韵变隔句韵为中古七言体式转型的标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七古在杂言诗催化之下由句句韵变为隔句韵的背景和原因。
2.在写法上,好发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具有“以鉴赏为诗”的特点。七古最能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平。
3.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4.玄之界有传言,七古图,演天机;星辰变,天幕现。
5.这是唐初四杰之一卢照邻长篇七古巨作《长安古意》,开篇就描写了长安城繁华的景象。
6.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7.五古不入律的较多,七古入律的较多。
8.玄之界有传言,七古图,演天机;星辰变,天幕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七古造句]
9.玄之界有传言,七古图,演天机;星辰变,天幕现。[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83673/七古造句]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gǔ
[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