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侍
【拼音】:fèng shì
【注音】:ㄈㄥˋㄕˋ
【结构】:奉(上下结构)侍(左右结构)
【简体】:奉侍
【繁体】:奉侍
词语解释奉养侍候。奉侍[fèngshì]⒈奉养侍候。
引证解释⒈奉养侍候。引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奉侍温清,未尝见忧。”明李贽《复邓石阳》:“苟有子,则老来得力,病困时得力,卧床难移动时得力,奉侍汤药时得力。”许地山《女国士》:“妈妈在家单仗你奉侍,于心实在不安。”
网络解释奉侍奉养侍候
综合释义奉养侍候。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奉侍温清,未尝见忧。”明李贽《复邓石阳》:“苟有子,则老来得力,病困时得力,卧床难移动时得力,奉侍汤药时得力。”许地山《女国士》:“妈妈在家单仗你奉侍,于心实在不安。”奉侍[fèngshì]服侍、伺候。《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汉语大词典奉养侍候。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奉侍温清,未尝见忧。”明李贽《复邓石阳》:“苟有子,则老来得力,病困时得力,卧床难移动时得力,奉侍汤药时得力。”许地山《女国士》:“妈妈在家单仗你奉侍,于心实在不安。”
国语辞典服侍、伺候。奉侍[fèngshì]⒈服侍、伺候。引《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近伺候
辞典修订版服侍、伺候。《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其他释义1.奉养侍候。
1.是得很,以令嫒的人才,及老叔的门第,自然要择个年貌相当,能够奉侍尊亲的,方为佳婿。
2.莫树锦续称,黄霑于弥留时,家人俱奉侍在旁,离去时面容安详,并形容黄霑是“安然返回天国”。
3.吾弟在家,上得奉侍母氏,下得训育子侄,啸傲林泉,方之兄之栗碌风尘,东西奔走,苦乐不周矣。
4.又令臣民皈依三宝,恭敬信奉,报父母恩,孝敬奉侍。
5.我与家小由家兄接至饭店,奉侍先慈,畅叙天伦。
6.这些,都让马佩璇感动不已,她表示,新的一年,她将不辜负好心人的关怀,鼓起生活信心和勇气,奉侍老人、抚养孩子。
7.绝无戏言,小女能奉侍二公子那是老夫家门之兴。
8.那位不孝之子在房家留住期间,每日站在边上目睹房景伯躬奉侍候母亲的言行举止,感动得“叩头流血”,从此改邪归正,后来的史书还记载他“以孝闻”。
9.皇后就每晚在乾隆寝宫外面居住,精心奉侍,百日之后,才回寝宫。
10.那施公平昔若是常患头疼腹痛,三好两歉的,到老来也是判个死日;就是平昔间没病,临老来伏床半月或十日,儿子朝夕在面前奉侍汤药,那地窖中的话儿却也说了。
读音:fèng
[fèng]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
读音:shì
[shì]
(动)陪伴侍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