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纳树
【拼音】:jīn jī
【简体】:金鸡纳树
【繁体】:金雞納樹
词语解释1.亦作'金鸡纳树'。2.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金鸡纳树[jīnjīnàshù]⒈亦作“金鸡纳树”。⒉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引证解释⒈亦作“金鷄纳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网络解释金鸡纳树金鸡纳树,学名:Cinchonaledgeriana(Howard)MoensexTrim.,又名列氏规那树、列氏金鸡纳树、列氏奎宁树、奎宁树等,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中有些是小型灌木,有些是大型乔木,高度约5到15公尺,远望金鸡纳林,红一层绿一层,互相交迭,红的是嫩叶,绿的是老叶,夏季开白色小花,种子很小。原产地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脉,而树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宁和奎尼丁的重要工业原料。
网友释义金鸡纳树,学名:Cinchonacalisaya,又名奎宁树、规那树、列氏金鸡纳树等,茜草科金鸡纳属植物。乔木,通常高3-6米,最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较薄,裂纹多而浅,远望金鸡纳林,红一层绿一层,互相交迭,红的是嫩叶,绿的是老叶,夏季开白色小花,种子很小。原产地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脉,而树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宁和奎尼丁的重要工业原料。
汉语大词典亦作“金鸡纳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国语辞典植物名。茜草科鸡纳树属,常绿乔木。原产于南美,叶子椭圆形,花为淡红色。树皮内含金鸡纳碱,可提炼出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在东印度群岛、印度及热带美洲均有栽培。也译作「几那树」、「金鸡勒树」。金鸡纳树[jīnjīnàshù]⒈植物名。茜草科鸡纳树属,常绿乔木。原产于南美,叶子椭圆形,花为淡红色。树皮内含金鸡纳碱,可提炼出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在东印度群岛、印度及热带美洲均有栽培。也译作「几那树」、「金鸡勒树」。
英语cinchona
法语Cinchona
辞典修订版植物名。茜草科鸡纳树属,常绿乔木。原产于南美,叶子椭圆形,花为淡红色。树皮内含金鸡纳硷,可提炼出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在东印度群岛、印度及热带美洲均有栽培。也译作「几那树」、「金鸡勒树」。
1.杜松子酒的口味来源于杜松子的浆果,而碳酸奎宁水中的奎宁来自金鸡纳树。
2.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到使用金鸡纳树皮的,是在耶稣会传教士的正式记录中。
3.此次带上的是磨制好的金鸡纳树树皮,可惜熙凤现代学的是文科,对化学一窍不通,所以也提炼不出金鸡纳霜,只用树皮疗效其实也不错的。
4.奎宁金鸡纳树皮中的生物碱,主要用于治疗疟疾。
5.例如,一种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奎宁来自于金鸡纳树的皮,而且长久以来被拉丁美洲的传统药物使用。
6.哥伦比亚树种;卡塔赫那的金鸡纳树种。
7.金鸡纳宁,辛可宁一种生物碱,,由金鸡纳树的树皮中。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补剂,该运动补剂的主要成分为金鸡纳树皮提取物和刺五加提取物。
9.附近长着一颗树,现在知道是一棵金鸡纳树。
10.公元1600年代,征服墨西哥和秘鲁的西班牙人发现,南美洲的金鸡纳树皮能治疟疾,欧洲就到处充斥假金鸡纳树皮。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jī
[jī]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读音:nà
[]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读音:shù
[]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