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欲主义
【拼音】:jīn yù
词语解释禁欲主义(asceticism)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⒈要求人们克制欲望、放弃物质享受的道德理论和生活方式。如古希腊犬儒学派提倡克己自制,独善其身,极端鄙视物质生活;斯多亚派主张忍耐、节制,过一种逃避社会,摆脱物质享受的生活。以后,凡是极端克制个人需求,主张抛弃生活享受的,都被称为禁欲主义。
网友释义禁欲主义最初是古代人民无力改变现世困苦生活而诉诸宗教而形成的一种道德理论,主张压抑肉体欲望以获得道德完善;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宗教教义和道德哲学的发展而改造成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关系的道德观念。
法语ascèse
其他释义要求人们克制欲望、放弃物质享受的道德理论和生活方式。如古希腊犬儒学派提倡克己自制,独善其身,极端鄙视物质生活;斯多亚派主张忍耐、节制,过一种逃避社会,摆脱物质享受的生活。以后,凡是极端克制个人需求,主张抛弃生活享受的,都被称为禁欲主义。
1.具体说来,它害怕纵欲,就崇奉禁欲主义为偶象,这在后来逐渐调和成为律法主义的一种。
2.年少时禁欲主义的教育在贰心中深深地注入了高度的正义感,这为他的弘愿壮志供给了敦促力。
3.人们及各种族总是在禁欲主义和放荡形骸之间徘徊。
4.享乐主义是沉醉了的人性,犬儒主义是发疯了的人性,禁欲主义是绝望的人性。
5.有时那嘴抿得很紧,便显得严厉、凶狠!甚至带禁欲主义的苛刻。
6.技术进步,而不是怀旧或禁欲主义,是唯一可靠的方式,让“可持续性”的目标持续下去。
7.因为素食者总给人一种异样的道德的优越感,总是使人以为他的伦理标准比较高,自律能力比较强,而大伙吃饭本来是件很愉快甚至很纵欲的事,突然旁边多了了一个禁欲主义者,岂能不叫人扫兴?
8.他们知道保罗宣扬的是激进的禁欲主义,而且保罗把禁欲与复活想联系。
9.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10.宗教与禁欲主义没有一点儿关系,禁欲主义是出自于受虐狂者的头脑。奥修
读音:jīn,jìn
[jīn]
[ jīn ]1.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2.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
[ jìn ]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3. 拘押: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6. 避忌:禁忌。
读音:yù
[yù]
(1)(名)欲望:食~|求知~。
(2)(动)想要;希望:随心所~|畅所~言。
(3)(动)需要:胆~大而心~细。
(4)(副)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读音: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