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
【拼音】:sān quán fēn lì
【注音】:ㄙㄢㄑㄨㄢˊㄈㄣㄌ一ˋ
【简体】:三权分立
【繁体】:三權分立
词语解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由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或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三权分立[sānquánfēnlì]⒈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由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或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
网络解释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西方一种关于国家政权架构和权力资源配置的政治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
国语辞典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著《法意》一书,根据英国政治的习惯,发明三权独立的学说,主张将国家的治权,分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sānquánfēnlì]⒈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著《法意》一书,根据英国政治的习惯,发明三权独立的学说,主张将国家的治权,分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
辞典修订版法国学者孟德斯鸠着《法意》一书,根据英国政治的习惯,发明三权独立的学说,主张将国家的治权,分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
法语séparation des trois pouvoirs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法国学者孟德斯鸠着法意一书,根据英国政治的习惯,发明三权独立的学说,主张将国家的治权,分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
1.尤其是杨过三权分立,人人平等标新立异的思想很快被全校传送。
2.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两大领军人物,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卢梭提出了“主权在民”的理论。
3.孙中山先生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五权宪法”理论。
4.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法制体系,实行了公、检、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结果变成了坐地分脏,民主进步了,腐败也进化了。
5.司法独立的理论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就其本质而言是指法院、法官行使审判权的独立。
6.但俄的“三权分立”名难副实,宪法规定的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很小。
7.为了减少来自最高法院的阻力,顺利推行新政,罗斯福提出了一项向最高法院“掺沙子”的计划,但他试图挑战三权分立制度的努力没有成功。
8.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9.在洛克和孟德斯鸠以后,“三权分立”学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
10.美国除了权力的横向分割,宪法还把国家政府的权力从竖向切成三条。这是你早就知道的“三权分立”,也就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的绝对独立。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quán
[quán]
(1)(名)〈古〉秤锤。
(2)〈书〉(动)权衡:~其轻重。
(3)(名)权力:当~|有职有~。
(4)(名)权利:人~|公民~|选举~|发言~。
(5)(名)有利的形势:主动~|制空~。
(6)(动)权变;权宜:~谋。
(7)(副)权且;姑且:~充|死马~当活马医。
(8)姓。〈古〉又同“颧”。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