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不绝
【拼音】:mián yán bù jué
【注音】:ㄇ一ㄢˊ一ㄢˊㄅㄨˋㄐㄩㄝ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⒈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成语解释绵延不绝
其他释义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1.高原,空气稀薄,却充满阳光,丘陵,绵延不绝,却充满快乐,盆地,四面密闭,却充满积极,平原,人来人往,却充满风尚,山地,高高低低,却充满执着,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日子也是这样磕磕绊绊,所以,周末就要放松心情,看看轻松风景,周末愉快。
2.新清史却说周代东夷西夷可以相互换位,哪有什么汉人中心。于是大清的疆域绵延不绝地应该向西延伸到蒙古、新疆、西藏和中亚。大清西进被想象成了一个类似西方世界不断东进、到处殖民的翻版。
3.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4.层次分明,旌旗蔽天,金甲闪亮,绵延不绝。
5.漫山遍野的树,像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像鳞次栉比的天然屏障,像严阵以待的戍边将士。
6.穿过历史厚重的千年幕帷,古海上丝绸之路绵延不绝的前行足音,如今又响起于北部湾畔。
7.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
8.我国自古以来即有“二十四孝”,卧冰求鲤、戏彩娱亲的故事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中华民族“孝”的精神也得以传承,绵延不绝。
9.,中国文学艺术几千年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审美天机,被丰子恺先生一语道破。
10.北部的山虽不高但却崎岖不平,而绵延不绝的岩岸则展现出神秘的风情。
读音:mián
[mián]
(1)(名)丝锦:~绸。
(2)(动)绵延:连~。
(3)(形)柔软:软~~。
读音:yán
[yán]
(1)(动)伸长;延长:蔓~|绵~|~年益寿|苟~残喘。
(2)(动)(时间)向后推迟:拖~|~期。
(3)(动)〈书〉聘请(教师、顾问等):~师|~医。
(4)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ué
[jué]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
(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
(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
(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
(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
(7)(名)绝句: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