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什维克
【拼音】:mèng shí wéi kè
【注音】:ㄇㄥˋㄕˊㄨㄟˊㄎㄜˋ
【繁体】:孟什維克
词语解释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分为两派,反对列宁主张的机会主义分子,在投票选举党中央机关时,只获得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被驱逐出党。孟什维克[mèngshíwéikè]⒈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分为两派,反对列宁主张的机会主义分子,在投票选举党中央机关时,只获得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被驱逐出党。
基础解释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
引证解释⒈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分为两派,反对列宁主张的机会主义分子,在投票选举党中央机关时,只获得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被驱逐出党。
网络解释孟什维克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国早期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别。俄文音译,意为少数派。1903年7、8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在制定党章时发生尖锐分歧。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马尔托夫等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会后,孟什维克发展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其观点称为孟什维克主义。
国语辞典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非列宁主义派。他们主张一个扩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由分子合作,以反抗专制政治,实行民主。西元一九二二年被清算斗争,几无一幸免。孟什维克[mèngshíwéikè]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非列宁主义派。他们主张一个扩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由分子合作,以反抗专制政治,实行民主。西元一九二二年被清算斗争,几无一幸免。
法语Mencheviks
其他释义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1.在革命过程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都积极参与了苏维埃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2.尼古拉斯及其家族被布尔什维克逮捕,当时,布尔什维克为控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之后的俄罗斯,正忙于与孟什维克即白军斗争。
3.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民主集中制原则首先是由孟什维克党提出来的。
4.有的坚持反苏维埃活动或被法办,孟什维克同富农相勾结,并同高尔察克分子和邓尼金分子结成联盟,公开号召推翻苏维埃政权。
5.在大会选举党中央机关成员时,他们只获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
6.在1903年党分裂时,他机敏的选择了布尔什维克而不是孟什维克。
7.尼古拉斯及其家族被布尔什维克逮捕,当时,布尔什维克为控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之后的俄罗斯,正忙于与孟什维克即白军斗争。(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8.尼古拉斯及其家族被布尔什维克逮捕,当时,布尔什维克为控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之后的俄罗斯,正忙于与孟什维克即白军斗争。(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69464/)
读音:mèng
[mèng]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孟兄。孟女(长女)。孟孙。
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孟春(农历正月)。
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孟行。孟浪。
4. 勉力:孟晋(勉力求进)。
5. 姓。
读音:shí,shén
[shí]
[ shí ]1.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什百(十倍和百)。什一(十分之一)。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2. 各种的,各样的:什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什物。
3. 诗篇:篇什。雅什。
[ shén ]1. 〔什么〕a.代词,表示疑问,如“什么人?”b.代词,指不确定的事物,如“没什么问题”(“assorted么”均读轻声)。
读音:wéi
[wéi]
(1)(名)系物的大绳。
(2)(连)连接:~系|纤~。
(3)(动)保持;保全:~持|~护。
读音:kè
[k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