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所见
【拼音】:gè shū suǒ jiàn
【注音】:ㄍㄜˋㄕㄨㄙㄨㄛˇㄐ一ㄢˋ
【词性】:成语。
【繁体】:各抒所見
词语解释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基础解释见/'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引证解释⒈见“各抒己见”。
综合释义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各抒己见”。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引叶华文各抒所见[gèshūsuǒjiàn]
网友释义各抒所见,拼音是gèshūsuǒj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汉语大词典见“各抒己见”。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其他释义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各抒己见”。
1.该将军、督、抚等身膺疆寄,办理防务,利害躬亲,自必讲求有素,着按切时势,各抒所见,迅速复奏,用备采择。
2.他鼓励学生们藉其所参加的社团来互相砥砺,让北大校园从此呈现一种争奇斗艳、各抒所见的风气和面貌。
3.朕前经降旨,令籍隶河南等省官员各抒所见,昨据怡亲王载垣等会同周祖培等拟定河南团练章程呈览,自应先令该省筹办。
4.著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各抒所见,凡有关朕躬及天下大利大害、应兴应革者,悉心条奏,毋含糊两可,毋借端影射。
5.道光皇帝阅后,抄转全国各地方大员,并谕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直省各督抚,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
6.与会代表围绕大会的五个主题分别各抒所见,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关于台海问题的新见解,新分析。
7.于是大官看看小官,请其“各抒所见”。
8.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纷纷发表文章,各抒所见。
9.“今日交议之件应如何办法,诸君请各抒所见。
10.庆裕、定安、曾国荃、张之洞、黄彭年等,按切时势,各抒所见以闻。
读音:gè,gě
[gè]
[ gè ]1. 每个,彼此不同:各别。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千秋。各自为政。
[ gě ]1. 〔自各儿(gěr)〕自己,亦作“自个儿”。
2. 方言,特别:这个人真各。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