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
【拼音】:líng hán
【注音】:ㄌ一ㄥˊㄏㄢˊ
【结构】:凌(左右结构)寒(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冒寒;严寒。《梁书·到溉传》:“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如何今两到,復似凌寒竹。”唐戴叔伦《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宋王安石《梅花》诗:“墻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清周亮工《书影》卷三:“虽凌寒溽暑,弗倦也。”凌寒[línghán]⒈冒寒;严寒。
引证解释⒈冒寒;严寒。引《梁书·到溉传》:“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如何今两到,復似凌寒竹。”唐戴叔伦《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宋王安石《梅花》诗:“墻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清周亮工《书影》卷三:“虽凌寒溽暑,弗倦也。”
网络解释凌寒原名李海慧。女。祖籍广东三水,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1997年在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工作,1997年辞职专事写作至今。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唇游戏》、《一个人跳舞》、《大王莲》、《伴游夫人》、《独自狂欢》,多部长篇被报刊连载。中篇小说《流浪的心》、《都市情殇》等被杂志和出版社转载。短篇小说《蓝泰别墅》、《冬雪》等,诗歌《送你一支蔷薇》,散文《邻家妖女》等散见于报刊,共创作200多万字。
汉语大词典冒寒;严寒。《梁书·到溉传》:“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如何今两到,复似凌寒竹。”唐戴叔伦《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清周亮工《书影》卷三:“虽凌寒溽暑,弗倦也。”
其他释义1.冒寒;严寒。
1.墙角树枝梅,观赏心安泰;凌寒独自开,心气自然在;遥知不是雪,只为坚韧怀;为有暗香来,独立不依赖。祝你坚持自我,勇闯成功,在人生路上不屈不挠!
2.节义如竹,宁折不弯;意志如梅,傲雪凌寒;正气如松,高大伟岸;纯洁如荷,处污不染;信诺如山,风雨不移;仁善如阳,慈祥温暖!
3.语文像家人一样,时时刻刻给人温暖、鼓励。语文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们迷惑的时候使我们恍然大悟!语文又像是:“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给人一种坚强的意志。这也是语文呀!
4.清乃素丽淡雅之菊,正乃劲节不屈之竹,廉乃凌寒傲骨之梅,洁乃深谷幽香之兰。菊竹梅兰人称颂,修身律己品德高!
5.观其笔下的梅花,那凌寒怒放,笑对风雪,铮铮不屈的傲骨精神,就像中国军人的灵魂,被推崇为“军中一枝梅”。
6.冬天万物沉睡百花凋谢树叶凋零,却有那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傲然挺立。
7.人要像梅花一样,只要凌寒傲霜,积极向上,才能开出美丽而芳香的花。
8.我喜欢腊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9.此际正是腊梅开得最浓时,卓立枝头迎风怒放,傲霜斗雪凌寒飘香,分外清雅高洁。
10.梅花有着“凌寒独自开”的孤傲,气节高坚;梅花有着“幽谷那堪更北枝”的自豪,目光远大;梅花有着“香杳难随驿使来”的气质,品质高雅。
读音:líng
[líng]
(1)(动)侵犯;欺侮:~辱|盛气~人。
(2)(动)逼近:~晨。
(3)(动)升高;在空中:~空|~云|~霄。
(4)(Línɡ)姓。
(5)(名)〈方〉冰(多指块或锥状的):冰~。
读音:hán
[hán]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