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箕
【拼音】:gōng jī
【注音】:ㄍㄨㄥㄐ一
【结构】:弓(独体结构)箕(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基础解释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引证解释⒈参见“弓冶”。参见“弓冶”。引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再杼鄙怀用伸酬谢》:“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网络解释弓箕弓箕,拼音:gōngjī,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出自《礼记·学记》。
综合释义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再杼鄙怀用伸酬谢》:“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参见“弓冶”。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
网友释义弓箕,拼音:gōngjī,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出自《礼记·学记》。
汉语大词典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再杼鄙怀用伸酬谢》:“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参见“弓冶”。
其他释义1.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读音:gōng
[gōng]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
读音:jī
[jī]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
)箕。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