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役制
【拼音】:yì wù bīng yì zhì
词语解释也称“征兵制”。国家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必须承担一定期限军事任务的制度。通常包括在军队中服现役和在军队外服预备役。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效补充兵员的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7月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84年5月又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校学生参加军训也是履行兵役义务。义务兵役制[yìwùbīngyìzhì]⒈按法律公民有在一定年龄一定年限内服兵役义务的制度。英systemofcompulsorymilitaryservice;compulsoryservicesystem;
基础解释按法律公民有在一定年龄一定年限内服兵役义务的制度。
引证解释⒈ 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内有服一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⒈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内有服一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
英语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compulsory service system
综合释义也称征兵制”。国家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必须承担一定期限军事任务的制度。通常包括在军队中服现役和在军队外服预备役。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效补充兵员的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月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年@@@@@月又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校学生参加军训也是履行兵役义务。
1.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逐步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
2.本月,德国暂停了义务兵役制以及对口的民事及社区服务。
3.在当今的局势下,大部分的政治家和军事专家都认为义务兵役制是没必要的。
4.我国义务兵役制规定,年满18周岁的男性有服役义务。
5.义务兵役制度破坏学习的连贯性.
6.此外,解散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读音:wù
[wù]
(1)(名)事情:公~|处~。
(2)(动)从事;致力:~农|~商。
(3)(名)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在只用于地名;如曹家务(在河北省);商务(在河南省)。
(4)(副)务必:~须。
(5)姓。
读音:bīng
[bīng]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读音:yì
[yì]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