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丙
【拼音】:lìng bǐng
【注音】:ㄌ一ㄥˋㄅ一ㄥˇ
【结构】:令(上下结构)丙(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令丙[lìngbǐng]⒈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
引证解释⒈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引《后汉书·章帝纪》:“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箠长短有数。’”李贤注:“‘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晋书·刑法志》:“《令丙》有诈自復免,事类众多,故分为《诈律》。”
网络解释令丙lìngbǐngㄌㄧㄥˋㄅㄧㄥˇ令丙
综合释义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后汉书·章帝纪》:“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箠长短有数。’”李贤注:“‘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晋书·刑法志》:“《令丙》有诈自復免,事类众多,故分为《诈律》。”
汉语大词典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后汉书·章帝纪》:“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箠长短有数。’”李贤注:“‘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晋书·刑法志》:“《令丙》有诈自复免,事类众多,故分为《诈律》。”
其他释义1.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读音:bǐng
[bǐng]
(名)天干的第三位。参看〔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