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头板
【拼音】:hú tóu
【繁体】:鵠頭板
词语解释⒈ 鹄板。鹄头板[hútóubǎn]⒈鹄板。
引证解释⒈ 鹄板。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王文度镇广陵,忽见二騶持鵠头板来召之。引:王大惊,问騶:‘我作何官?’”⒈鹄板。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王文度镇广陵,忽见二騶持鵠头板来召之。引王大惊,问騶:‘我作何官?’”
汉语大词典鹄板。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王文度镇广陵,忽见二驺持鹄头板来召之。王大惊,问驺:‘我作何官?’”
其他释义1.鹄板。
读音:hú,gǔ
[hú]
[ hú ]天鹅。
[ gǔ ]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bǎn
[]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