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巴巴
【拼音】:nián bā bā
词语解释⒈ 粘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黏巴巴[niánbābā]⒈粘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
引证解释⒈ 黏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什么事?’李阿虎揉了揉刚睡醒的黏巴巴的眼睛问。”⒈黏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什么事?’李阿虎揉了揉刚睡醒的黏巴巴的眼睛问。”
网友释义黏巴巴,读音为niánbābā,是汉语词汇,意思是黏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出自碧野《没有花的春天》。
汉语大词典黏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什么事?’李阿虎揉了揉刚睡醒的黏巴巴的眼睛问。”
其他释义1.粘滞不爽﹑迷迷糊糊的样子。
1.连发丝都成了白色,黏巴巴地粘在头皮上。
读音:nián
[nián]
(形)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虫|~度|~米|~性。
读音:bā
[bā]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读音:bā
[bā]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