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发达国家
【拼音】:zuì bù fā dá guó jiā
词语解释⒈ 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其标准为(1994年):(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2)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最不发达国家(最不發達國家)[zuìbùfādáguójiā]⒈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其标准为(1994年):(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2)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
基础解释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
综合释义其标准为(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
网友释义“最不发达国家”(英语:Leastdevelopedcountry,缩写:LDC、LDCs)是指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联合国所颁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系列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利亚宪章》中。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正式把最不发达国家作为国家类别的2678号决议,并制订了衡量最不发达国家的3条经济和社会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975美元以下;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低于百分之十;3、人口识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下。根据这个标准,当时联合国把24个成员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即所谓“最穷国”。
法语Pays les moins avancés
汉语大词典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其标准为(1994年):(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2)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
1.由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的这类活动应当扩大,以包括低收入缺粮国、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所要求的项目研究。
2.亚太地区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一些还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或小岛国。
3.除了小,吉布提还穷,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贫乏,农牧渔业也很落后。
4.我们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困境感同身受。
5.一直以来,最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处于战乱或者气候条件恶劣的国家,对粮食安全深感忧虑。
6.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最大的责任,而最不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
7.位于非洲西部的布基纳法索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原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8月5日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实行共和制。
8.第三,我们要持续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们已经对联合国确认的41个最不发达国家,采取了优惠关税和零关税的制度。
9.我们还承诺设法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
10.向亚非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并减免了38个亚非发展中国家137.78亿人民币的债务。
读音:zuì
[zuì]
(副)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的人或事物:~大|~高|~好|~佳|~先|~小|~新。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ā,fà
[fā]
[ fā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fà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dá
[dá]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