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
【拼音】:hōng tái
【注音】:ㄏㄨㄥㄊㄞˊ
【词性】:动词。
【结构】:哄(左右结构)抬(左右结构)
【简体】:哄抬
【繁体】:哄抬
词语解释哄抬hòngtái。(1)driveup(prices)投机商人起哄抬高物价。哄抬[hòngtái]⒈投机商人起哄抬高物价。英driveup(prices);
基础解释(动)投机商人纷纷抬高(价格):~物价。
引证解释⒈谓纷纷抬高物价。引《人民日报》1982.3.13:“这些货栈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提高收购价格……争抢货源,哄抬价格。”
网络解释哄抬哄抬是一种股市投资者惯用的投机方式。它是大、中户获利的一种具体手法。其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建立的前提是,投资者应充分地确实地预计到股价的远景看法,这一股价相比较而言,股价偏低,这是大中户操作这只股票的现实基础。其次,应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就限定了进行这种操作的人只可能是拥有大量资金的大中户和机构投资者,而散户则不可能进行这种投机行为。等到大量地买入这只股票之后,就是想方设法使股价攀升。有时候这需要在市场上广泛地散布一些小道的利好消息。如利率下调,公司利润上升,股息增加等。这时由于散户有跟随大户的心理,有可能跟进,还会造成股价的上升。等到股价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抛出,哄抬行为就完成了。
网友释义哄抬,指用不正当的方法和手段,将商品的价格提高。在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某种商品较稀缺或买方很想买的时候,卖主为了投机,串通其他卖家一起无理抬价的行为。
汉语大词典谓纷纷抬高物价。《人民日报》1982.3.13:“这些货栈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提高收购价格……争抢货源,哄抬价格。”
国语辞典趁机以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抬高物价,如:「哄抬物价」。哄抬[hōngtái]⒈趁机以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抬高物价。例如:「哄抬物价」。英语toartificiallyinflate,tobidup(theprice)德语diePreishinauftreiben(V)法语fairehausser(leprix)
其他释义投机商人纷纷抬高(价格):~物价。
1.对于不法商贩投机倒把,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工商部门必须从重从快查处。
2.粮贩子看到市场上粮食紧张,趁机哄抬物价,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3.当地米商狼狈为奸,联手哄抬物价。
4.那些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遭到大家的谴责和唾骂。
5.有的开发商受一时利益驱动,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捂盘、哄抬价格,这样的做法可谓竭泽而鱼。
6.“在防治非典期间,对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一定要给予严肃查处,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7.犯罪学家则研究哄抬物价及社会失序的情况。
8.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9.这位经理被指控哄抬物价而被投入监狱。
10.公安、工商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借机屯积居奇、哄抬农药物价、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农机设备的商家。
读音:hōng,hǒng,hòng
[hōng]
[ hōng ]1. 好多人同时发声:哄传(chuán )。哄动。
[ hǒng ]1. 说假话骗人:哄人。哄弄。哄骗。
2. 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哄逗。哄劝。哄小孩儿。
[ hòng ]1. 吵闹,搅扰:起哄(故意吵闹扰乱,亦指开玩笑)。哄场(指观众喝倒彩)。哄抢。一哄而起。
读音:tái
[tái]
(1)(动)往上撬:~秤|~价。
(2)(动)共同用手或肩抬东西:~筐|~柜。
(3)(名)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