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
【拼音】:xīng xiū
【注音】:ㄒ一ㄥㄒ一ㄡ
【词性】:动词。
【结构】:兴(上下结构)修(左右结构)
【简体】:兴修
【繁体】:興修
词语解释兴修xīngxiū(1)动工修建例兴修铁路英startconstruction(onalargeproject)兴修[xīngxiū]⒈动工修建。例兴修铁路。英startconstruction(onalargeproject);
基础解释(动)开始修建(多指规模较大的工程):~水利。
引证解释⒈动工修建。引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今年以来,役作甚苦,又闻来春欲令兴修永洛结公二城。”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清史稿·高宗纪一》:“丙午,鄂尔泰议覆刘於义奏勘直隶水利,命拨银五十万两兴修。”
网络解释兴修兴修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gxīu,出自《涑水记闻》。
综合释义动工修建。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今年以来,役作甚苦,又闻来春欲令兴修永洛结公二城。”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清史稿·高宗纪一》:“丙午,鄂尔泰议覆刘於义奏勘直隶水利,命拨银五十万两兴修。”
网友释义兴修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gxīu,出自《涑水记闻》。
汉语大词典动工修建。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今年以来,役作甚苦,又闻来春欲令兴修永洛结公二城。”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清史稿·高宗纪一》:“丙午,鄂尔泰议覆刘于义奏勘直隶水利,命拨银五十万两兴修。”
国语辞典开工修建。兴修[xīngxiū]⒈开工修建。引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近兴建
辞典修订版开工修建。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
其他释义1.动工修建。
1.韩愈来到潮州之后,看到当地文化落后,百业凋敝,就组织人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给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乾隆皇帝极为重视,为了隆重接待班禅,在这里特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札什伦布寺的形式,兴修了这座庙宇。
3.旃陀罗笈多还设有工程师和勘测员负责道路和运河的兴修和维护.
4.旃陀罗笈多还设有工程师和勘测员负责道路和运河的兴修和维护。
5.兴修水利工程,是一件除害兴利的好事,我们应该把这件事办好。
6.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
7.他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减削田赋,废除苛捐杂税;他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设济农仓,防备饥荒,赈济灾民;兴建学校培养人才。
8.此外,三峡工程的兴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9.条约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筑堤防圩岸,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
10.他们确定今冬兴修的水利项目是修筑河堤。
读音:xīng,xìng
[xīng]
[ xīng ]1.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叹”)。百废待兴。
2.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5. 准许:不兴胡闹。
6. 或许:兴许。
7. 姓。
[ xìng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读音:xiū
[xiū]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
),高: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