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乙僧
【拼音】:yù chí yǐ sēng
【繁体】:尉遲乙僧
【拼音】:yù chí yǐ sēng
网友释义尉迟乙僧,唐朝画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贵族。一说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迟跋质那以善画闻名于隋,人称“大尉迟”。他于贞观初至长安,任宿卫官,袭封郡公。活跃至景云年间,大慈恩寺、光宅寺、兴唐寺、安国寺都有他的画迹。师从其父,工画佛教人物、花鸟,采用阴影法,使所画人物有凹凸立体感,于阗技法融入中原画技,被称为“身若出壁”,“堆起绢叔”,人称“小尉迟”。与阎立本并称。著名画家吴道子均受其影响。传世作品极少,宋徽宗时,内廷藏他的画作八幅,现有《朝僧图》、《番君图》、《龟兹舞女图》传世。传云清代端方旧藏《天王像》乃其作品。乙僧好学典艺,博达技能,画承家学,二十岁左右画已出名。唐贞观六年(632...
辞典修订版人名。生卒年不详。唐于阗国(今新疆省和阗县)人,一作吐火罗人。贞观初以善画荐,授宿卫官,封郡公。其父尉迟跋质那亦以画名,人称父子二人为大尉迟、小尉迟。
读音:wèi,yù
[yù]
[ wèi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3.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4. 姓。
[ yù ]1. 〔尉迟〕复姓。
2.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读音:chí
[chí]
(1)(形)慢:~缓(缓慢)|~~不决。
(2)(形)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到。
(3)姓。
读音:yǐ
[yǐ]
(1)(名)天干的第二位。参看(干支)。
(2)(名)姓。
(3)(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简谱的‘7’。参看〔工尺〕。
(4)(名)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乙”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
读音:sēng
[sēng]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