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红线
【拼音】:qiān hóng xiàn
【注音】:ㄑ一ㄢㄏㄨㄥˊㄒ一ㄢˋ
【结构】:牵(上中下结构)红(左右结构)线(左右结构)
【繁体】:牽紅線
词语解释1.见'牵丝'。
基础解释见/'牵丝/',佩绶。谓任官。
引证解释⒈见“牵丝”。
汉语大词典见“牵丝”。《汉语大词典》:牵丝(牵丝) 拼音:qiānsī(1).佩绶。谓任官。《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李善注:“牵丝,初仕;解龟,去官也。”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一:“牵丝入仕陪元宰,执简排场见古贤。”(2).唐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郭牵其一。郭牵得第三女。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剪灯馀话·琼奴传》:“耕云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温郎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当时才子,竞著黄衫;命世清流,为牵红线。”陈寅恪《论〈再生缘〉校补记》:“今论者竟为之强牵红丝,使成嘉偶,以效法乔太守之乱点鸳鸯谱,岂不异哉。”(3).犹引绳。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二:“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4).即牵丝戏。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梁锽》:“《咏木老人》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清钱谦益《新岁有感》诗之二:“依社凭丛原是鬼,牵丝刻木总为神。”参见“牵丝戏”。(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杨再春《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笔法·草书》:“草书妙在随势生形,其点画间的连系每以牵丝映带。”
国语辞典比喻促成姻缘,如:「月下老人牵红线。」
1.这个中秋太疯狂了,月老竟给你牵红线了,广寒宫变成新房了,玉兔给嫦娥当伴娘了,新郎你也官复原职,再任天篷元帅了。我不得不祝你:中秋快乐!
2.丘比特举箭,月老牵红线;真情一线牵,姻缘一世情;爱情甜如蜜,浪漫相携手;花开并蒂莲,今日结良缘;相依又相扶,白首不相离。祝你们心心相印,百年好合。新婚快乐!
3.月老牵红线,姻缘一线牵,真爱一世情,浪漫相扶老,花开并蒂莲,生生世世好,今日结良缘,草美花也笑,祝君共白头,百年都嫌少,祝新婚快乐!
4.光棍节即将来临,大家都行动起来为光棍们做点什么!有钱出钱,安排;有力出力,多牵红线。我决定贡献我这个月的包月,把短信为光棍们发光!
5.前者因王之涣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而留下千古美名,后者则诞生出了王实甫笔下“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动人爱情故事。
6.月老为你牵红线,送子观音为你送子。你就是幸运女神,幸福的像花儿一样!恭喜你喜得贵子,祝母子平安,生活甜甜蜜蜜!
7.爸爸,我不会当自己的红娘,可是我无法保证不替别人牵红线。
8.秋天红叶红艳艳,红色家乡红河山。新婚红喜贴窗口,红红灯笼挂门面。红色鞭炮红满天,红色红烛洞房燃。感谢红娘牵红线,婚礼家乡红妆穿!
9.苏西爱牵红线,她经常介绍她的单身朋友互相认识。
10.你们两个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谢天谢地,我不用再牵红线了……现在换你了。
读音:qiān
[qiān]
(1)(动)拉(人或牲口):~手|~着牛。
(2)(动)牵涉:~连|~制。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xiàn
[xiàn]
(1)(名)(~儿)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一根~|毛~|电~|~头|~绳。
(2)(名)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平行~|交叉~。
(3)(名)细长像线的东西:~香。
(4)(名)交通路线:航~|运输~|京九~|沿~各站。
(5)(名)指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上纲上~。
(6)(名)边缘交界的地方:前~|火~|防~|海岸~|国境~。
(7)(名)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生命~|死亡~|贫困~。
(8)(名)线索:眼~。
(9)(量)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于“一”;表示极少:一~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