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章万句
【拼音】:qiān zhāng wàn jù
【注音】:ㄑ一ㄢㄓㄤㄨㄢˋㄐ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千章萬句
词语解释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千章万句[qiānzhāngwànjù]⒈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
引证解释⒈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引《李卫公问对》卷中:“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之五:“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投君应已迟。”⒈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引《李卫公问对》卷中:“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之五:“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投君应已迟。”成语解释千章万句
汉语大词典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李卫公问对》卷中:“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之五:“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投君应已迟。”
出处《李卫公问对》中卷:“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反义词 千言万语
1.“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千章万句,不出‘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2.古代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无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可见“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争取主动权实为古代作战思想的核心。(https://www.chazidian.com/zj-179437/千章万句造句)
3.古代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无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可见“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争取主动权实为古代作战思想的核心。[https://www。chazidian。com/zj-179437/查字典千章万句造句]
读音:qiān
[qiān]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wàn,mò
[wàn]
[ wàn ]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 姓。
[ mò ]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读音:jù,gōu
[jù]
[ jù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gōu ]1.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