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罗帽
【拼音】:pí luó mào
【注音】:ㄆ一ˊㄌㄨㄛˊㄇㄠˋ
【结构】:毗(左右结构)罗(上下结构)帽(左右结构)
【繁体】:毗羅帽
词语解释见“毗卢帽”。毗罗帽[píluómào]⒈见“毗卢帽”。
基础解释见“[[毗卢帽]]”。
引证解释⒈见“毗卢帽”。
网络解释毗罗帽毗罗帽
汉语大词典见“毗卢帽”。《汉语大词典》:毗卢帽(毗卢帽) 拼音:pílúmào亦称“毗罗帽”。亦称“毗卢帽”。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明黄一正《事物绀珠》:“毗罗帽、宝公帽、僧迦帽、山子帽、班吒帽、瓢帽、六和巾、顶包,八者皆释冠也。”《西游记》第三九回:“唐僧着了一惊--把个毗卢帽子打歪--双手忙扶着那球。”鲁迅《朝花夕拾·琐记》:“一个红鼻而胖的大和尚戴上毗卢帽,捏诀,念咒。”亦省称“毗卢”。明高濂《玉簪记·谭经》:“尼姑尼姑,原有丈夫,只要趁些钱财,来带这顶毗卢。”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毗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
其他释义1.见'毗卢帽'。
读音:pí
[pí]
(1)(动)〈书〉毗连:~邻。
(2)(动)〈书〉辅助。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mào
[mào]
(1)(名)帽子:呢~|箬~|草~。
(2)(名)(~儿)罩或套在器物上头;作用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笔~儿|螺丝~儿|笼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