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守
【拼音】:wéi shǒu
【注音】:ㄨㄟˊㄕㄡˇ
【结构】:围(全包围结构)守(上下结构)
【繁体】:圍守
词语解释1.包围监守。2.设围防守。围守[wéishǒu]⒈包围监守。⒉设围防守。
基础解释包围监守。设围防守。
引证解释⒈包围监守。《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鼂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引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闕,外託宿卫,内实拘执。”《梁书·吕僧珍传》:“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围守连月,间谍所在不通,义阳与雍州路断。”⒉设围防守。引《资治通鉴·三国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十二月,汉费禕至汉中,行围守。”胡三省注:“魏延镇汉中,实兵诸围以御敌,所谓围守也。”
网络解释围守围守是指包围监守、设围防守的意思,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综合释义包围监守。《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鼂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闕,外託宿卫,内实拘执。”《梁书·吕僧珍传》:“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围守连月,间谍所在不通,义阳与雍州路断。”设围防守。《资治通鉴·三国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十二月,汉费禕至汉中,行围守。”胡三省注:“魏延镇汉中,实兵诸围以御敌,所谓围守也。”
汉语大词典(1).包围监守。《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梁书·吕僧珍传》:“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围守连月,间谍所在不通,义阳与雍州路断。”(2).设围防守。《资治通鉴·三国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十二月,汉费祎至汉中,行围守。”胡三省注:“魏延镇汉中,实兵诸围以御敌,所谓围守也。”
1.干警们隐蔽在犯罪嫌疑人寓所周围,守株待兔,只等他出现。
2.干警们隐蔽在罪犯寓所周围,守株待兔,只等罪犯出现。
3.在场警士,勿能左右袒,惟围守耳房外,两面劝阻,并走报督署与营署,未几,军警云集,伤兵惧而逃,余人亦退。
4.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
5.我军已将敌人团团包围,守敌军心涣散,已成惊弓之鸟,一触即溃。
6.李恢故意扬言因粮尽要退军,叛军闻讯,信以为真,因而麻痹大意,围守怠缓。
7.时恢众少敌倍,恢诈降,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
8.也正是因为这点,当地警察虽然把他们抓进来,但他们只敢在监狱外围守着,没人敢进去插手管理这群人。
9.观之征南事略:王征南,夜出侦事,为守兵所获,系之廊柱,数十人饮酒围守,征南拾碎磁,偷割其缚,然后急望怀中探银,望空而掷,众兵力争攫取,得自逸出。
10.也正是因为这点,当地警察虽然把他们抓进来,但他们只敢在监狱外围守着,没人敢进去插手管理这群人。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wéi
[wéi]
(1)(动)四周拦挡起来;使里外不通;环绕
(2)(名)四周:四~|周~。
(3)(量)ɑ)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来的长度。b)两只胳膊合拢来的长度。
读音:shǒu
[shǒu]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