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平准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平准

平准

【拼音】:píng zhǔn

【注音】:ㄆ一ㄥˊㄓㄨㄣˇ

【结构】:平(独体结构)准(左右结构)

【简体】:平准

【繁体】:平準

解释

词语解释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3.平稳;公平;平衡。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平准[píngzhǔn]⒈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⒉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⒊平稳;公平;平衡。⒋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引证解释⒈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引《史记·平準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⒉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⒊平稳;公平;平衡。引《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準的,便把来垫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準,赐予一子。”李大钊《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〇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中国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⒋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引梁启超《新史学·史学的界说》:“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準学也(即日人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係。”

网络解释平准平准是指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贵卖贱买以求稳定物价的措施。为汉代桑弘羊首创。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平准官于京师(长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大农令改称大司农,扩大了机构,在其下设平准令丞,专司其事。

综合释义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史记·平準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平稳;公平;平衡。《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準的,便把来垫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準,赐予一子。”李大钊《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中国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梁启超《新史学·史学的界说》:“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準学也(即日人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係。”

汉语大词典(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史记·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3).平稳;公平;平衡。《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准的,便把来垫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准,赐予一子。”李大钊《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中国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梁启超《新史学·史学的界说》:“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准学也(即日人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系。”

国语辞典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平准[píngzhǔn]⒈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⒉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辞典修订版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史记.卷三零.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史记.卷三零.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辞典简编版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 【造句】小麦平准基金就是用来稳定小麦的市场价格。

英语ever-normal granarystabilization fund

其他释义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3.平稳;公平;平衡。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平准造句更多 >>

1.重新调整电池,简单地说就是充电电池,其最大容量和复位电池电量显现收费水平,准确掌握。

2.目前我国企业税收筹划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内涵,综合衡量税负水平,准确定位税收筹划目标。

3.当月月底,鲁宾和萨默斯已经开始考虑采取单边行动,动用外汇平准基金向墨西哥提供贷款。

4.盖自五年贾青以平准物价与金银之类,行抵当于畿县,次年行之诸路,以常平、市易赊贷及宽剩钱为本,五路各十万缗,余路五万缗。

5.头为全身之纲领,纲举目张,身法的稳定,脊椎的中正,腰胯的转换,眼法的平准,呼吸的顺畅,步法的灵动。

6.所以笔者建议直接采取措施改变目前股票市场的供求失衡,直接推出平准基金入市,并且具体设计了平准基金的方案。

7.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昨晚提议设立国家平准基金,在金融危机中买入关键的企业和银行。

8.两公婆吵架气难平准妈妈饮下半斤酒。

9.文章分析了影响分析天平准确度的因素,并提出怎么祥提高分析天平的准确度。

10.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至远,莫不用焉。

字义分解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zhǔn

[zhǔn]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

平准相关成语

平准相关词语

关于平准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平准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平价

下一个:平陆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