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上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上舍

上舍

【拼音】:shàng shè

【注音】:ㄕㄤˋㄕㄜˋ

【结构】:上(独体结构)舍(上下结构)

【简体】:上舍

【繁体】:上舍

解释

词语解释1.上等的馆舍。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上舍[shàngshè]⒈上等的馆舍。⒉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⒊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引证解释⒈上等的馆舍。引《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日暮进食。”姚宏注:“上舍,上传也。”《史记·张仪列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唐刘禹锡《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凭君虚上舍,待予乘兴行。”⒉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引《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此人若回来寻时,可使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清戴名世《先君序略》:“面峰府君之幼子为默斋府君,始以国子上舍为处州经歷。”⒊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引《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清昭槤《啸亭续录·史书氏族》:“邑令亦素有嫌隙,因诬君通海上,置诸狱中。君素勇健,夜毁梏,踰垣出,匿某上舍家,久之,亡走滇南。”

网络解释上舍上舍(shànɡshě),上等的馆舍。

综合释义上等的馆舍。《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日暮进食。”姚宏注:“上舍,上传也。”《史记·张仪列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唐刘禹锡《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凭君虚上舍,待予乘兴行。”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此人若回来寻时,可使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清戴名世《先君序略》:“面峰府君之幼子为默斋府君,始以国子上舍为处州经歷。”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清昭槤《啸亭续录·史书氏族》:“邑令亦素有嫌隙,因诬君通海上,置诸狱中。君素勇健,夜毁梏,踰垣出,匿某上舍家,久之,亡走滇南。”

汉语大词典(1).上等的馆舍。《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日暮进食。”姚宏注:“上舍,上传也。”《史记·张仪列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唐刘禹锡《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凭君虚上舍,待予乘兴行。”(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此人若回来寻时,可使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清戴名世《先君序略》:“面峰府君之幼子为默斋府君,始以国子上舍为处州经历。”(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清昭梿《啸亭续录·史书氏族》:“邑令亦素有嫌隙,因诬君通海上,置诸狱中。君素勇健,夜毁梏,踰垣出,匿某上舍家,久之,亡走滇南。”

国语辞典上等的馆舍。上舍[shàngshè]⒈上等的馆舍。引《战国策·齐策一》:「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史记·卷七〇·张仪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⒉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而升级。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⒊明、清时称监生为「上舍」。引《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

辞典修订版上等的馆舍。《战国策.齐策一》:「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史记.卷七零.张仪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而升级。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明、清时称监生为「上舍」。《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

其他解释1.谓上等甲第也。《战国策·齐策》:「于是舍之上舍。」注:「上舍,上传也。一曰甲第也。」;《史记·张仪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

其他释义1.上等的馆舍。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上舍造句更多 >>

1.她特讨厌不得不叫上舍友搭车去百货商店和公共洗衣店。

2.燕太子丹在危急之时,通过田光认识荆轲,欲派其刺杀秦王,于是,他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车骑美女资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3.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不要等到伤害了才来乞求原谅;有些东西失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窗外雪花纷飞,向你敞开心扉,试问如此爱你,世上舍我其谁!

4.聂云十分客气地问道,这三个人都是人类中的强者,特别是拿度队长,他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战斗情景一直留在聂云心中,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强者。

5.记者了解到,上舍居装饰本月主推“出租全包价”活动,专门针对“投资型”住房。 

6.常常想起曾和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开心、快乐、幸福、失落、伤心、痛苦的所有日子。很想你,很想你……窗外雪花纷飞,向你敞开心扉,试问如此爱你,世上舍我其谁!

7.我们,将要在这战场上舍死忘生。

8.好心的大哥哥为他送来羊毛衫和棉外套,他穿在身上舍不得脱,下午直接穿去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了。

9.“上舍之士,多致位通显,入玉堂,进框密,出则建节而试士,其余登甲科、举成均,牧民有善政,及撰述成一家言者,不可胜数。

10.开始,上舍居推出特惠4万多元全包价做装修“大礼包”。

字义分解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shě,shè

[shè]

[ shě ]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 shè ]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上舍相关成语

上舍相关词语

关于上舍的诗词更多 >>

包含上舍的歇后语

上一个:帑舍

下一个:神不守舍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