棰笞
【拼音】:chuí chī
【注音】:ㄔㄨㄟˊㄔ
【结构】:棰(左右结构)笞(上下结构)
【繁体】:箠笞
词语解释鞭打。棰笞[chuíchī]⒈鞭打。
引证解释⒈鞭打。引《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清龚自珍《与人笺》八:“有家於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於宾客,面发頳而不得语,此家寧可支长久耶?”
网络解释棰笞棰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uíchī,出自《韩诗外传》。
综合释义鞭打。《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清龚自珍《与人笺》八:“有家於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於宾客,面发頳而不得语,此家寧可支长久耶?”
汉语大词典鞭打。《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清龚自珍《与人笺》八:“有家于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于宾客,面发赪而不得语,此家宁可支长久耶?”
其他释义1.鞭打。
读音:chuí
[chuí]
(1)(名)短木棍:木~。
(2)(动)鞭打。
(3)(名)古代称马鞭。
读音:chī
[chī]
(动)〈书〉用鞭、杖或竹板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