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门
【拼音】:tóng lóng mén
【注音】:ㄊㄨㄥˊㄌㄨㄥˊㄇㄣˊ
【结构】:铜(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门(独体结构)
【简体】:铜龙门
【繁体】:銅龍門
词语解释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铜龙门[tónglóngmén]⒈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
引证解释⒈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引《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刘良注:“铜龙,太子门名。”唐王维《寓言》诗之一:“驪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明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南朝梁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铜龙,瞻仰故实。”明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敢叩铜龙,要把孤忠控。”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细柳新蒲緑,回首铜龙对策年。”
网络解释铜龙门铜龙门出自《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
综合释义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刘良注:“铜龙,太子门名。”唐王维《寓言》诗之一:“驪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明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南朝梁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铜龙,瞻仰故实。”明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敢叩铜龙,要把孤忠控。”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细柳新蒲緑,回首铜龙对策年。”铜龙门[tónglóngmén]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网友释义《动漫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管、销售与市场杂志主办,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北京双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千万元打造的中国第一份动漫类报纸。《动漫报》坚持“一手抓资讯、一手抓原创”的办报方针,努力打造成为全球中文动漫第一报。
汉语大词典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刘良注:“铜龙,太子门名。”唐王维《寓言》诗之一:“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明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南朝梁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铜龙,瞻仰故实。”明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敢叩铜龙,要把孤忠控。”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细柳新蒲绿,回首铜龙对策年。”
国语辞典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铜龙门[tónglóngmén]⒈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引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辞典修订版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其他释义1.汉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
读音:tóng
[tóng]
(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mén
[mén]
(1)(名)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
(2)(名)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
(3)(名)(~儿)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儿|炉~儿。
(4)(名)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电~|水~|气~|闸~。
(5)(名)(~儿)门径:窍~|炼钢的活儿我也摸着点~儿了。
(6)(名)旧时指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满~|双喜临~|张~王氏|长~长子。
(7)(名)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
(8)(名)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同~|~徒。
(9)(名)一般事物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名)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名)压宝时下赌注的位置的名称;也用来表示赌博者的位置;有“天门”、“青龙”等名目。(量)ɑ)用于炮。b)用于功课、技术等。(M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