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调
【拼音】:hán diào
【注音】:ㄏㄢˊㄉ一ㄠˋ
【结构】:函(半包围结构)调(左右结构)
【繁体】:函調
词语解释1.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2.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调[hándiào]⒈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⒉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
引证解释⒈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引清曾纪泽《拣员补参赞各缺疏》:“臣奉命留使欧洲,细查所出各缺,均关紧要。未便日久虚悬,是以函调数员来洋,听候差遣。”清曾纪泽《援案请奖期满人员疏》:“云骑尉刘麒祥,经臣函调出洋,於光绪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行抵英伦。”⒉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例如:经函调证明,他在原单位工作表现一贯很好。
网络解释函调函调,汉语词语,意思是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
综合释义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清曾纪泽《拣员补参赞各缺疏》:“臣奉命留使欧洲,细查所出各缺,均关紧要。未便日久虚悬,是以函调数员来洋,听候差遣。”清曾纪泽《援案请奖期满人员疏》:“云骑尉刘麒祥,经臣函调出洋,於光绪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行抵英伦。”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是指因有关材料涉及到外地的人员或单位,为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利用信函请求外地有关单位或组织帮助调查的调查方法。
1.同时,该局加强对涉农、出口增长异常、单证备案等高风险点管理,定期开展案头审核,依托纳税评估和函调等管理手段,防范出口退税风险隐患。
2.我市将按照管理权限由市区人社部门负责对选岗随军家属进行考察,通过现场考察、函调、查阅本人档案等方式核实随军家属编制身份,了解现实表现等。
3.面试结束后,根据笔试、资料审核、面试三项成绩合计,按照择优录用的原则确定考察对象,通过函调方式,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并据此最终确定入选学员名单。
4.日前,交通运输部组织启动了重点港口疏港铁路建设函调工作,拟在“十三五”时期,会同铁路总公司研究解决重点港口疏港铁路建设问题。
5.同时充分体现“纳税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马上就办”的要求,优化函调“撤红灯”,简化审批流程,加快退税速度,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深受企业点赞。
6.书面的函调结果没有显示异常,这并没有打消专案小组的疑虑。
7.对优秀校长人选须进行实地考核,对学科骨干教师可通过函调或实地考核等方式进行,并将考核结果报海南省教育厅。
8.苏州档案异地函调有了绿色通道。
9.档案异地函调有了绿色通道。
10.通过函调对方派出所,提供了在湖南出生入户时使用的准生证、出生证复印件。
读音:hán
[hán]
1.匣;封套:石~。全书共四~。
2.信件:来~。~授。
3.包容;包含。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