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风
【拼音】:gé fēng
【结构】:革(独体结构)风(半包围结构)
【繁体】:革風
【拼音】:gé fēng
词语解释谓改变风气。革风[géfēng]⒈谓改变风气。
引证解释⒈谓改变风气。引唐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逋滞攸除,姦讹革风。袪蔽于目,释负于躬。”
网络解释革风革风是汉语词语,拼音géfēng,释义为改变风气。
网友释义革风,汉语词语,拼音是géfēng,意思为改变风气。
汉语大词典谓改变风气。唐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逋滞攸除,奸讹革风。袪蔽于目,释负于躬。”
其他释义1.谓改变风气。
1.一景一图,且用题跋说明古建筑的历史沿革、风格特点等,深度挖掘出沉静在山野间的古建筑的内涵美和外在美。
2.显然,如果从外面空降一位校长,由陈吉宁率领现任领导班子一手设计、推动,被誉为新一轮高校综合改革风向标的总格改革方案能否继续,需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3.如今在某看守所熬日子的刘万清曾经是湖南省监狱系统的改革风云人物,当地一些媒体、网站宣传的改革典型。
4.我们要革风易俗,形成讲科学的好风气。
5.很少有人能放手大干一场,因为变化也就意味着将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纵有改革风气之意,也力不从心,难以成行。
6.目前,全国各地省级党报纷纷进行了改扩版的改革风潮.
7.1966年“文革”风暴骤至,我祖父垂垂老矣,对如此前卫的政治运动一窍不通,不数月惊惧而亡。
8.1966年6月“文革”风浪兴起时,陈真仁正在天津参加“四清运动”。(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革风造句)
读音:gé,jí
[gé]
[ gé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 jí ]1.(病)危急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