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
【拼音】:xǐ ěr
【注音】:ㄒ一ˇㄦˇ
【结构】:洗(左右结构)耳(独体结构)
【简体】:洗耳
【繁体】:洗耳
词语解释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洗耳[xǐěr]⒈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引证解释⒈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引《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於许由……由於是遁耕於中岳潁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潁水滨。”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李建勋﹞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清顾炎武《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苕水滨,叩舷歌《採菱》。”⒉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引宋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网络解释洗耳洗耳,典故名,典出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许由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后遂以“洗耳、许由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
综合释义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於许由……由於是遁耕於中岳潁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潁水滨。”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李建勋﹞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清顾炎武《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苕水滨,叩舷歌《採菱》。”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宋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洗耳[xǐěr]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汉语大词典(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李建勋﹞尝畜一玉磬,尺馀,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于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清顾炎武《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宋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说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国语辞典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洗耳[xǐěr]⒈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引《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⒉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引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辞典修订版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英语listen with respectful attention
其他释义①表示不愿听到。《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②形容恭敬、细心地听:如今细说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1.说完了毕恭毕敬的低下了头,林老看来也不得不在心里面拍案叫绝,赶紧跟着做同样的动作,也低下来头,一股洗耳恭听的样子。
2.他在成为参议员之前曾当过联邦法官,他将成为最高法院里的重要人物,一个可以鼓动选票的人,即使是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会洗耳恭听他的意见。
3.洗耳恭听有经验者的建议,你会得到宝贵的信息。
4.为了表示礼貌,虽然来宾的报告十分枯燥,同仁还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5.好多年前,我不是曾经战战兢兢,跨进此门,当个大学一年级学生?相信这些长胡子教授,洗耳恭听他们的吹牛,他们捧着厚厚的书本,拿他们所知道的骗人,有些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样浪费彼此的光阴。
6."好友请道来,吾等当洗耳恭听,"迪克森先生曰,"个中想必有猥亵气味。"。
7.和一位贬低者谈话很累人,所以,最终你不得不屈服,决定洗耳恭听。
8.唯有“兼听”,才能以包容豁达的胸襟冷静应对甘言,洗耳恭听忠言,在理性的思辨中接近事实真相、广纳民意智慧、找准成功路径。
9.当你家的垃圾桶坏了的时候,闺蜜会对你的抱怨洗耳恭听,而且还不时地发表同样的感慨以表同情。这会让女人立即找到理解和共鸣。而男人如果遇到同样情况,他会直接买个新垃圾桶。
10.不过弥尔顿自会给那些摒弃杂念、洗耳恭听的人带来他自己的音乐。
读音:xǐ,xiǎn
[xǐ]
[ xǐ ]1. 用水去掉污垢: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洗。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洗劫。
4. 昭雪冤枉:洗雪。洗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洗。洗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洗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洗。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洗。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xiǎn ]1. 同“冼”。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