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地辟
【拼音】:tiān kāi dì pì
【注音】:ㄊ一ㄢㄎㄞㄉ一ˋㄆ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天開地闢
词语解释1.犹言开天辟地。2.谓天然形成。天开地辟[tiānkāidìpì]⒈犹言开天辟地。⒉谓天然形成。
基础解释犹言开天辟地。谓天然形成。
引证解释⒈犹言开天辟地。引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闢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闢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⒉谓天然形成。引元萨都剌《换骨岩》诗:“千丈丹梯万丈巖,天开地闢鬼神劖。”⒈犹言开天辟地。引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闢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闢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⒉谓天然形成。引元萨都剌《换骨岩》诗:“千丈丹梯万丈巖,天开地闢鬼神劖。”成语解释天开地辟
综合释义犹言开天辟地。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的灵根。◎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出处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宋·洪适《奉礼歌》:“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
其他释义犹言开天辟地。
1.铭石之心——石之蠢物,自天开地辟始存,糟糟淹于洪流,万年复度不知数,冥冥无识,凭何有心?
2.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
3.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见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4.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
5.混沌初分,天开地辟,女祸补天,见一座昆仑山脚!有根仙藤!结了个紫金红葫芦………
6.燎,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
7.镇元子的五庄观,有一棵天开地辟的灵根人参果树,万年一收获,只得三十个果子。
8.镇元子的五庄观,有一棵天开地辟的灵根人参果树,万年一收获,只得三十个果子。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9.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bì,pī,pì
[pì]
[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 pì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 pī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