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秋
【拼音】:lán qiū
【注音】:ㄌㄢˊㄑ一ㄡ
【结构】:兰(上下结构)秋(左右结构)
【简体】:兰秋
【繁体】:蘭秋
词语解释指农历七月。兰秋[lánqiū]⒈指农历七月。
引证解释⒈指农历七月。参见“兰月”。引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
网络解释兰秋汉语词语,词义为夏历七月。
综合释义指农历七月。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参见“兰月”。兰秋[lánqiū]阴历七月的别称。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岁时部上.秋三》:「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
汉语大词典指农历七月。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参见“兰月”。
国语辞典阴历七月的别称。兰秋[lánqiū]⒈阴历七月的别称。引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岁时部上·秋三》:「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
辞典修订版阴历七月的别称。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岁时部上.秋三》:「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
英语everything has its own beauty
其他释义1.指农历七月。
1.习宁奉了皇后的口谕,收拾得格外细致,小到夏衣,大到冬袄,无一不齐全,凑合起来都有好几包袱,到最后,永璟都有些怀疑自己不是去参加木兰秋狝而是搬家了。
2.眼看已至中午,纳兰秋叫了份外卖送到二楼和韩少秋两人没心没肺的吃了起来,饕餮一番后两人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的在二楼包间里玩了会游戏。
3.忽然包间门打开,进来一妖娆多姿的丽人,和洛轻尘相比,那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4.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大自然的一切令我陶醉。
5.刘兰秋,浙江绍兴人,她的娇憨妩媚皓齿明眸虽然是旦角演员的必备,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技艺娴熟如行云流水珠落玉盘,尤其以刻画与她同龄的少女见长。
6.而圣祖高宗皆数幸江南,木兰秋狝,岁岁举行,昧者或疑之,至仁宗贬谪松筠,宣示讲武习劳之意,而庸臣始识苦心矣。
7.要说这姑苏十二金钗,当真是百里挑一的人物,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这来自古典的美女,就算是烟花女子,也让高大全晃花了眼。
8.福建产地的兰花有:素心建兰,秋兰,银边大贡,墨兰,黄金小神童最香,还有三笑也最香。
9.他的徒孙确实有如他所说的那样儿,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倾城倾国的祸水级人物,其容貌丝毫不在薛真真和简凤吟之下,说是春兰秋菊也不为过,可以说是同一级数的美女。
10.新中国成立以来,跳水冠军如同春兰秋菊,各自独领风骚数年。
读音:lán
[lán]
(1)(名)兰花。
(2)(名)兰草。
(3)(名)古书上指木兰:~浆。
(4)(名)(Lán)姓。
读音:qiū
[qiū]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