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与为比
【拼音】:wú yǔ wéi bǐ
【注音】:ㄨˊㄩˇㄨㄟˊㄅ一ˇ
【词性】:成语。
【简体】:无与为比
【繁体】:無與為比
词语解释1.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无与为比[wúyǔwéibǐ]⒈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引证解释⒈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引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上﹞遣司空魴持节视丧事,赐旄头、鸞輅、龙旗、虎賁。荣宠之盛,无与为比。”明刘基《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甌栝之间,无与为比。”
综合释义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无与为比[wúyǔwéibǐ]修订本参考资料:没有相类似或可比拟的。宋˙张耒˙敢言:此子妒贤嫉能,无与为比。亦作无与伦比。三国魏.华歆〈请受禅上言〉:「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源)明.刘基〈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栝之间,无与为比。」
汉语大词典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上﹞遣司空鲂持节视丧事,赐旄头、鸾辂、龙旗、虎贲。荣宠之盛,无与为比。”明刘基《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栝之间,无与为比。”
国语辞典没有相类似或可比拟的。宋.张耒〈敢言〉:「此子妒贤嫉能,无与为比。」也作「无与伦比」。无与为比[wúyǔwéibǐ]⒈没有相类似或可比拟的。宋·张耒〈敢言〉:「此子妒贤嫉能,无与为比。」也作「无与伦比」。成语解释无与为比
成语词典版01.三国魏.华歆〈请受禅上言〉:「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源)02.明.刘基〈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栝之间,无与为比。」
其他释义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1.弦猓世基容貌沉审,言多合意,特为帝所亲爱,朝臣无与为比;亲党凭之,鬻官卖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yǔ,yù,yú
[yǔ]
[ yǔ ]1.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 给:赠与。与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yù ]1. 参加:参与。与会。
[ yú ]1. 同“欤”。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bǐ
[bǐ]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