悃愊无华
【拼音】:kǔn bì wú huá
【注音】:ㄎㄨㄣˇㄅ一ˋㄨˊㄏㄨㄚˊ
【词性】:成语。
【简体】:悃愊无华
【繁体】:悃愊無華
词语解释诚朴而不浮华。悃愊无华[kǔnbìwúhuá]⒈诚朴而不浮华。
基础解释是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引证解释⒈诚朴而不浮华。引《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餘。”宋苏轼《苏潜圣挽词》:“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明宋濂《兰谿法海精舍记》:“见有源素髮垂领,道貌渊雅,语言悃愊无华。”《黄绣球》第二八回:“真是悃愊无华的一位循良官吏!”
汉语大词典诚朴而不浮华。《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馀。”宋苏轼《苏潜圣挽词》:“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明宋濂《兰溪法海精舍记》:“见有源素发垂领,道貌渊雅,语言悃愊无华。”《黄绣球》第二八回:“真是悃愊无华的一位循良官吏!”
国语辞典诚朴无华饰。悃愊无华[kǔnbìwúhuá]⒈诚朴无华饰。引《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成语解释悃愊无华
辞典修订版诚朴无华饰。《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诚朴无华饰。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其他释义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反义词 悃质无华
读音:kǔn
[kǔn]
(形)〈书〉真心诚意:聊表谢~。
读音:bì
[bì]
(形)忆;烦闷。也作腷臆。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huá,huà,huā
[huá]
[ huá ]1. 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
2. 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
3. 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
4. 繁盛:繁华。荣华富贵。
5. 奢侈:浮华。奢华。
6. 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
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
8. 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
9. 指时光:年华。韶华。
[ huà ]1. 〔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 姓。
[ huā ]1. 古同“花”,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