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靠北
【拼音】:zhèng nán kào běi
【注音】:ㄓㄥˋㄋㄢˊㄎㄠˋㄅㄟˇ
词语解释见“正南巴北”。正南靠北[zhèngnánkàoběi]⒈见“正南巴北”。
基础解释见“[[正南巴北]]”。
引证解释⒈见“正南巴北”。
汉语大词典见“正南巴北”。《汉语大词典》:正南巴北 拼音:zhèngnánbāběi亦作“正南八北”。亦作“正南靠北”。(1).方言。地道的,确实的。梁斌《红旗谱》六:“咱是正南巴北的老实庄稼人嘛。”(2).方言。正经的,正式的。刘流《飞行员大闹县城》:“他早知道这个平民大药房不是正南八北的买卖,虽然还没摸清它的底细,但是知道它和特务机关有联系。”田流《王运升》:“从小就没有正南靠北地种过庄稼,哪里会有什么生产经验。”魏巍《东方》第二部第十二章:“怎么来的?我是一不靠情面,二不靠照顾,光明正大,正南巴北,奉了命令来的。”
其他释义1.见'正南巴北'。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kào
[kào]
(1)(动)(人)坐着或站着时;身体的一部分重量由别人或物体支持着:~着门站着。
(2)(动)(物体)凭借别的东西支持立着或竖起来:把梯子~在墙上。
(3)(动)接近;挨近:船~岸。
(4)(动)依靠:学习要~自己的努力。
(5)(动)信赖:~得住。
(6)(名)戏曲中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
读音:běi
[bě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