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春潮
【拼音】:yūn chūn cháo
【注音】:ㄩㄣˋㄔㄨㄣㄔㄠˊ
【结构】:晕(上下结构)春(上下结构)潮(左右结构)
【繁体】:暈春潮
词语解释两颊泛起红色。晕春潮[yùnchūncháo]⒈两颊泛起红色。
引证解释⒈两颊泛起红色。引清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潜踪殊未惯,猛被萧郎看,羞走晕春潮,门边落翠翘。”
网络解释晕春潮晕春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ūnchūncháo,意思是两颊泛起红色。
汉语大词典两颊泛起红色。清陈维嵩《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潜踪殊未惯,猛被萧郎看,羞走晕春潮,门边落翠翘。”
其他释义1.两颊泛起红色。
读音:yùn,yūn
[yūn]
[ yùn ]1. 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
2. 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墨晕。
3. 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晕车。眼晕。
[ yūn ]1. 昏迷:晕倒。晕厥。
2. 头脑不清。
读音:chūn
[chūn]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读音:cháo
[cháo]
(1)(名)潮汐;也指潮水:早~|海~|心~逐浪高。
(2)(形)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革命高~。
(3)(形)潮湿:衣服受~了。
(4)(形)成色低劣:~银|~金。
(5)(形)技术不高:手艺~。
(6)(名)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