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子
【拼音】:féi zào zǐ
【结构】:肥(左右结构)皂(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
基础解释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性味“甘,温,无毒。
综合释义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采集@@@@@~@@@@@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干燥处,防蛀。药材干燥种子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厘米,阔@@@@@~@@@@@厘米,厚@@@@@~@@@@@厘米。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无霉蛀者为佳。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读音:féi
[féi]
(1)(形)胖;肥沃。
(2)(形)含脂肪多(但通常不用来形容人):~肉|~瘦儿。
(3)(形)肥沃:~田。
(4)使肥沃:草可以~田。
(5)(名)肥料:畜~|催~|类~|磷~。
(6)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
(7)(形)肥大(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了。
读音:zào
[zào]
(1)(名)黑色:~鞋|~白。
(2)(名)差役:~隶。
(3)(名)肥皂:药~|~角|香~。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