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文
【拼音】:cè wén
【注音】:ㄘㄜˋㄨㄣˊ
【结构】:策(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策文
【繁体】:策文
词语解释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策命文书。策问文。策文[cèwén]⒈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⒉策命文书。⒊策问文。
引证解释⒈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引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元康中有人入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有两行科斗书,臺中外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博士束晳,晳曰:‘此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校,果然。”⒉策命文书。引《三国演义》第四回:“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⒊策问文。引《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议论、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综合释义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元康中有人入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有两行科斗书,臺中外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博士束晳,晳曰:‘此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校,果然。”策命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策问文。《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议论、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策文[cèwén]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汉语大词典(1).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元康中有人入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有两行科斗书,台中外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博士束晰,晰曰:‘此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校,果然。”(2).策命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3).策问文。《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议论、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国语辞典文书。策文[cèwén]⒈文书。引《三国演义·第四回》:「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辞典修订版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其他释义1.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2.策命文书。3.策问文。
1.李儒读完策文,董卓便派人将汉少帝的皇帝玺绶解除,让汉少帝北面称臣。
2.政策文件中提到,如果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代替讲授法和已知结论的“食谱”实验法,那么,研究型大学和科学家必须做改革的先导者。
3.就象世界银行一个地区业务局局长告诉我的那样,这些国家再也不需要“无法读懂、有电话簿那么厚、拖上18个月才跚跚来迟的政策文件”。
4.受核工厂应有政策文件订明在厂受雇的工人的最低年龄。
5.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自2005年开始,由社工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辅导服务。【https://www.chazidian.com/zj-51690/查字典造句】
6.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自2005年开始,由社工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辅导服务。
7.李儒读完策文,董卓便派人将汉少帝的皇帝玺绶解除,让汉少帝北面称臣。www.chazidian.com/zj-51690/查字典造句
读音:cè
[c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