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
【拼音】:pú cǎo
【注音】:ㄆㄨˊㄘㄠˇ
【词性】:名词。
【结构】:蒲(上下结构)草(上下结构)
【简体】:蒲草
【繁体】:蒲草
词语解释蒲草púcǎo。(1)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蒲草[púcǎo]⒈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英thestemorleafofcattail;
基础解释水烛是蒲草的正名,香蒲科香蒲属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
引证解释⒈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引唐吴仁璧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臙脂浓染半葩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
综合释义其茎叶可供编织用。唐吴仁璧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臙脂浓染半葩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
汉语大词典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唐吴仁璧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胭脂浓染半葩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
国语辞典香蒲的别名。参见「香蒲」条。蒲草[púcǎo]⒈香蒲的别名。参见「香蒲」条。
其他释义1.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
1.红荷绿莲接天碧,鱼虾蟹贝任遨游,湖边长满了芦苇、蒲草、柳树类,成群出没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镀亮蓝天,绘满沙渚。
2.丹室内别无长物,只有正对面处一尊两米多高的三足大鼎,鼎前摆放着一个蒲草织就的蒲团,这蒲团草色枯黄,破败不堪,显见年代已是极远。
3.远山一片田,六月稻花香。一路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再走过九月白露,十月霜,路过街边一场小雪,就走到了我与你的初相遇。白音格力
4.进入岔河道,两旁是密密匝匝的蒲草,暗红色像蜡烛一样的蒲棒掩映在蒲草中。
5.浩荡的汨罗江,流不尽意蕴悠长;浑浊的雄黄酒,溢出了平安吉祥;修长的菖蒲草,编织着美好梦想;鼓鼓的香囊袋,塞满了幸福余香。祝你端午节合家欢乐!
6.一个燃烧橙色日落在蒲草的边缘后面在日本。
7.房顶是椽子上铺层席子,再铺上昌蒲草,然后抹草泥。
8.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只求今生不要错过,有心有灵犀的人相伴左右,哪怕只作蒲草间的流荧,哪怕只作细枝上勾点的梅花皆是幸事。
9.草席以席草编织而成,席草原料多采用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等。
10.家居用品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草席的材质包括蔺草、兰草、亚草、龙须草等,其中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多受老人喜爱。
读音:pú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