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
【拼音】:guǎ lián xiǎn chǐ
【注音】:ㄍㄨㄚˇㄌ一ㄢˊㄒ一ㄢˇㄔˇ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寡廉鲜耻
【繁体】:寡廉鮮恥
词语解释寡廉鲜耻guǎlián-xiǎnchǐ。(1)厚颜无耻,也缺少廉耻之心。寡廉鲜耻[guǎliánxiǎnchǐ]⒈厚颜无耻,也缺少廉耻之心。例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有正直无私,急公好义的人,但也不乏寡廉鲜耻之辈。英shameless;bepastshame;brazenfaced;belosttoshame;
基础解释寡、鲜:少。廉:清廉。耻:羞愧,羞耻。没有节操,不知羞耻。
引证解释⒈见“寡廉鲜耻”。没有操守,不知羞耻。耻,亦作“耻”。引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明史·王宗茂传》:“嵩本邪諂之徒,寡廉鲜耻,久持国柄,作威作福,薄海内外,罔不怨恨。”沙汀《还乡记》七:“有的站在冯有三老婆一面,似乎那个寡廉鲜耻的女人罪得万死。”
综合释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只为自己贪财克剥,~。◎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汉语大词典没有操守,不知羞耻。耻,亦作“耻”。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明史·王宗茂传》:“嵩本邪谄之徒,寡廉鲜耻,久持国柄,作威作福,薄海内外,罔不怨恨。”沙汀《还乡记》七:“有的站在冯有三老婆一面,似乎那个寡廉鲜耻的女人罪得万死。”
国语辞典没有操守,不知廉耻。寡廉鲜耻[guǎliánxiǎnchǐ]⒈没有操守,不知廉耻。引《明史·卷二〇八·余珊传》:「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近恬不知耻反冰清玉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光明磊落成语解释寡廉鲜耻
辞典修订版没有操守,不知廉耻。《明史.卷二零八.余珊传》:「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辞典简编版没有操守,不知廉耻。 【造句】他是个奉公守法的人,从不做寡廉鲜耻的事。
成语词典版01.《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源)02.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士而可以轩轾,可以亲疏,则所得者寡廉鲜耻之人耳。」03.《宋史.卷三五八.李纲列传》:「近世士大夫寡廉鲜耻,不知君臣之义。」04.《明史.卷二零八.余珊列传》:「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05.《醒世姻缘传.第一零回》:「枉法受赃,寡廉鲜耻。罔顾人非,茫昧天理。」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其他释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1.这是皇甫家对待情爱惯用的伎俩——一种寡廉鲜耻的勇敢。
2.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却是偷鸡摸狗,寡廉鲜耻!
3.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是偷鸡摸狗,寡廉鲜耻!
4.反之,如果不知自尊为何物,就会自轻自贱,寡廉鲜耻,乃至卑劣猥琐,与畜牲无异了。
5.风险资本家一向清楚,假如高管们没有切身利益在其中,寡廉鲜耻者就会想方设法滥用支持者的信任。
6.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在巴基斯坦,一个只有才智寡廉鲜耻的人可以改变核平衡。
7.路易十六被处以死刑,是因为他们说他寡廉鲜耻,罪恶累累皮埃尔忽然想起这件事,他们从自己的观点看来是对的,正如那些为他而折磨致死,将他奉为神圣的人,也是对的。
8.股东资本主义的反对者们认为该制度是一种寡廉鲜耻的制度。
9.观众多年来早已习惯了这些寡廉鲜耻的节目。
10.朋友间当遵守以下法则:不要求别人寡廉鲜耻的行为,若被要求时则应当拒绝之。
读音:guǎ
[guǎ]
(1)(形)少;缺少(跟‘众、多’相对):~欢|沉默~言|~不敌众|孤陋~闻。
(2)(形)淡而无味:清汤~水。
(3)(形)妇女死了丈夫:守~|~居。
读音:lián
[lián]
(1)(形)廉洁:清~|~耻。
(2)(形)便宜:低~|价~物美。
(3)(Lián)姓。
读音:xiān,xiǎn
[xiǎn]
[ xiān ]1.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鲜果。鲜花。鲜嫩。新鲜。
2. 滋味美好:鲜美。鲜甜。这汤真鲜。
3. 有光彩的:鲜明。鲜亮。鲜艳。
4. 味美的食物:尝鲜。时鲜。
5.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鲜。鱼鲜。
6. 〔鲜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7. 姓。
[ xiǎn ]1. 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读音:chǐ
[chǐ]
(1)(形)羞愧:可~|知~。
(2)(形)耻辱:奇~大辱|引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