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词
【拼音】:quán cí
【注音】:ㄑㄨㄢˊㄘˊ
【结构】:权(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
【繁体】:權詞
词语解释见“权辞”。权词[quáncí]⒈见“权辞”。
基础解释见“[[权辞]]”。
引证解释⒈见“权辞”。
汉语大词典见“权辞”。《汉语大词典》:权辞(权辞) 拼音:quáncí亦作“权词”。随机应变之词。《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腹中虽如此踌论,却是说不出的话,只得权辞以对,说家中已定下糟糠之妇,不敢停妻再娶,恐被宋弘所笑。”清夏燮《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照会称‘粤中因江西、南赣等处均有贼踪,道涂梗阻,以致天津知会未到。’盖权词以答也。”
其他释义1.见'权辞'。
读音:quán
[quán]
(1)(名)〈古〉秤锤。
(2)〈书〉(动)权衡:~其轻重。
(3)(名)权力:当~|有职有~。
(4)(名)权利:人~|公民~|选举~|发言~。
(5)(名)有利的形势:主动~|制空~。
(6)(动)权变;权宜:~谋。
(7)(副)权且;姑且:~充|死马~当活马医。
(8)姓。〈古〉又同“颧”。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