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荡
【拼音】:huáng tiān dàng
【注音】:ㄏㄨㄤˊㄊ一ㄢㄉㄤˋ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天(独体结构)荡(上下结构)
【简体】:黄天荡
【繁体】:黃天蕩
词语解释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1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黄天荡[huángtiāndàng]⒈8平方公里。
基础解释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
引证解释⒈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败金兀朮于此。⒉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1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唐末藩镇混战,杨行密救董昌,败钱鏐于此。
网络解释黄天荡黄天荡,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
综合释义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败金兀朮于此。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1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唐末藩镇混战,杨行密救董昌,败钱鏐于此。黄天荡[huángtiāndàng]地名。位于南京市东北,宋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
汉语大词典(1).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败金兀朮于此。(2).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1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唐末藩镇混战,杨行密救董昌,败钱镠于此。
国语辞典地名。位于南京市东北,宋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黄天荡[huángtiāndàng]⒈地名。位于南京市东北,宋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
其他释义1.长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败金兀朮于此。2.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荡。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葑门东1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唐末藩镇混战,杨行密救董昌,败钱镠于此。
1.尤其建炎三年,带兵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绍兴元年,率水师八千众,在黄天荡大败金大将兀术十万军马,红玉夫人亲自执桴鼓相应助威,传为人间佳话。
2.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困住完颜兀术,胜利在即,却又为何一败涂地?本书以史实为切入点,为您构幻了一幅精彩纷呈的武侠天地。
3.此战还有围魏救赵,官渡之战,火烧赤壁,淝水之战,黄天荡之战,万历援朝战争,赤嵌之战,萨尔浒之战,土木之变等战役。
4.宋金大战黄天荡,宋军获得空前大胜,金兵几乎全军覆灭,金军元帅完颜宗弼仅以身免。
5.而且他们的带领的军队也不见得比岳飞的怯战,单是韩世忠,曾经把完颜兀术活生生地困在黄天荡,几乎一举击杀。
6.此战还有围魏救赵,官渡之战,火烧赤壁,淝水之战,黄天荡之战,万历援朝战争,赤嵌之战,萨尔浒之战,土木之变等战役。【www。chazidian。com/zj-101999/查字典造句】
7.尤其建炎三年,带兵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绍兴元年,率水师八千众,在黄天荡大败金大将兀术十万军马,红玉夫人亲自执桴鼓相应助威,传为人间佳话。(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01999/造句网)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dàng
[dàng]
(1)(动)摇动:~桨。
(2)(动)洗涤;清除:涤~。
(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
(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
(5)(名)浅水湖: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