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攸忧
【拼音】:dèng yōu yōu
【注音】:ㄉㄥˋ一ㄡ一ㄡ
【结构】:邓(左右结构)攸(左右结构)忧(左右结构)
【繁体】:鄧攸憂
词语解释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忧'谓无子嗣。
基础解释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
引证解释⒈同“邓攸无子”。引元柯丹丘《荆钗记·启媒》:“嗟吁独负邓攸忧,一子难留。”
综合释义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汉语大词典同“邓攸无子”。元柯丹丘《荆钗记·启媒》:“嗟吁独负邓攸忧,一子难留。”
其他释义1.同'邓攸无子'。
读音:dèng
[dèng]
姓。
读音:yōu
[yōu]
〈书〉所:责有~归|利害~关。
读音:yōu
[yōu]
(1)(形)忧愁:~烦|~惧|~闷|~戚|~伤|~心|~虑。
(2)(名)使人忧愁的事:~患|担~|分~|隐~|内~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