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祃
【拼音】:biǎo mà
【结构】:表(上下结构)祃(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表禡'。亦作'表狢'。2.古代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谓之表祃。
基础解释见“表貉”。古代的人在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
引证解释见“表貉”。
综合释义见“表貉”。古代的人在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出处:《周礼·春官·肆师》:“凡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郑玄注:“貉,师祭也。”《周礼·夏官·大司马》:“有司表貉。”郑玄注:“表貉,立表而貉祭也。”晋·傅玄《仲春振旅》诗:“蒐田表禡,申法誓,遂围禁,献社祭。”《隋书·礼仪志一》:“宗庙以黄,社稷以黝,散祭祀用纯,表狢磔禳用厖。”《隋书·礼仪志三》:“既阵,皆坐,乃设驱逆骑,有司表狢於阵前。”
汉语大词典见'表貉'。
读音:biǎo
[biǎo]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
读音:mà
[mà]
(1)(名)古代军队在驻扎的地方祭神的祭礼。
(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