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子
【拼音】:jū zi
【注音】:ㄐㄨㄗˇ
【结构】:驹(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駒子
词语解释驹子jūzi。(1)马科动物的幼畜;尤指一岁以下的幼畜。驹子[jūzi]⒈马科动物的幼畜;尤指一岁以下的幼畜。英foal;
基础解释马科动物的幼畜;尤指一岁以下的幼畜
引证解释⒈初生的骡、马、驴。引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一:“治新生小驹子泻肚方:藳本末三钱,七大麻子,研汁调,灌下咽喉,便效。”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这么的吧,青骒子马开春下了崽,马驹子归你。”赵燕翼《寻马记》:“因此,这匹顽固的独身主义者,一直没有怀过驹子。”⒉称人之子。含褒赞义。引宋程节斋《沁园春·贺新冠》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人都羡,是君家驹子,天上麟儿。”
网络解释驹子(川端康成名著《雪国》的女主人公)川端康成代表作《雪国》的女主人公。
综合释义初生的骡、马、驴。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一:“治新生小驹子泻肚方:藳本末三钱,七大麻子,研汁调,灌下咽喉,便效。”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这么的吧,青骒子马开春下了崽,马驹子归你。”赵燕翼《寻马记》:“因此,这匹顽固的独身主义者,一直没有怀过驹子。”称人之子。含褒赞义。宋程节斋《沁园春·贺新冠》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人都羡,是君家驹子,天上麟儿。”驹子[jūzi]
汉语大词典(1).初生的骡、马、驴。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一:“治新生小驹子泻肚方:稿本末三钱,七大麻子,研汁调,灌下咽喉,便效。”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这么的吧,青骒子马开春下了崽,马驹子归你。”赵燕翼《寻马记》:“因此,这匹顽固的独身主义者,一直没有怀过驹子。”(2).称人之子。含褒赞义。宋程节斋《沁园春·贺新冠》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人都羡,是君家驹子,天上麟儿。”
其他释义初生或不满一岁的骡、马、驴:马~。
1.“薰”与“驹子”是川端文学中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形象。
2.大家都挑年龄大又老实的草驴骑,至于叫驴和驴驹子,他们都有些打怵。
3.哺乳的母骆驼三十匹,各带着驹子,母牛四十头、牛十头、驴二十头、驴十头。
4.岛村正陷在虚无缥缈之中,驹子走了进来,就像带来了热和光。川端康成。
5.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6.小心地走到黑影之前十步左右的距离,用大树遮挡住自己的身影,刘基悄悄探出头去,却见到一匹火红的小马驹子,正在那里埋着头吃草。
7.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
8.这支队伍凌乱、庞杂、喧嚣,队前队尾是全副武装的骑士,他们一个个满身征尘,神情疲惫又严峻,不少骑士身后还牵着几匹空鞍马与马驹子。
9.这是由良种的母马所生的驹子。
10.不,腿足有两码长,是个漂亮的小驹子。
读音:jū
[jū]
(1)(名)少壮的马。
(2)(名)初生或不满一岁的骡、驴。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