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服
【拼音】:dòu niú fú
【注音】:ㄉㄡˇㄋ一ㄡˊㄈㄨˊ
【结构】:斗(独体结构)牛(独体结构)服(左右结构)
【繁体】:鬥牛服
词语解释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斗牛服(鬥牛服)[dòuniúfú]⒈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引证解释⒈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参见《明史·舆服志三》。引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网络解释斗牛服斗牛服,明朝的一种官服,赐予三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汉语大词典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参见《明史·舆服志三》。
其他释义1.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读音:dǒu,dòu
[dòu]
[ dǒ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突然。
[ dòu ]1. 对打:斗殴。战斗。
2.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 古同“逗”,逗引。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fú,fù
[fú]
[ fú ]1. 衣裳:服装。制服。
2.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6. 吃(药):内服。
7.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 fù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