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子
【拼音】:shì zǐ
【结构】:拭(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拭子shìzi。(1)绕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供敷药之用,或供在某块面积上擦拭之用。亦称“药签”“棉签”。拭子[shìzi]⒈绕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供敷药之用,或供在某块面积上擦拭之用。亦称“药签”“棉签”英swab;
网络解释拭子拭子,读音shizi,是指绕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
网友释义拭子是指绕在手柄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拭子的主要用途为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根据预期临床样本不同可分为鼻拭子,咽拭子,阴道、宫颈、肛门及尿道采集拭子等。根据前端材质不同,可以分为聚酯纤维、尼龙等人造短纤维丝、棉纤维、聚氨酯海绵、海藻酸钙海绵等,手柄采用塑料、铝、木制等。新冠检测拭子主要有咽拭子、鼻拭子,在临床上仅仅是取样部位不同,后续检测是相同的。目前大多为取咽部样本进行检验,很少一部分取鼻部进行检验,此外,还有少部分为咽部、鼻部分别取后混合检验。拭子早已根据用料和用途分化出不同类型。拭子的外表相似,状若棉签,不同材质的吸附性材料(如脱脂棉、涤纶、尼龙等)被固定在细棍一端。拭子在医疗、防...
汉语大词典绕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供敷药之用,或供在某块面积上擦拭之用。亦称“药签”“棉签”
其他释义1.绕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团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供敷药之用,或供在某块面积上擦拭之用。亦称“药签”“棉签”。
1.用核微拭子、线微量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巨噬细胞包涵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铝盐。
2.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均未分离到白喉棒状杆菌。
3.病历记录存在缺陷,患者神志不清,医嘱仍然开普食,咽拭子检查有结果却无医嘱等。
4.方法用无菌棉拭子取咽后壁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
5.结果显示尿沉渣培养与拭子培养完全一致。
6.然而据库马尔医生说,事实上在一些重症病例中,普通的口腔拭子检测并不可靠。这可能是因为本次的甲流病毒更喜欢感染肺部深层而不是咽喉部。
读音:shì
[shì]
擦;抹:~泪。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