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窝
【拼音】:pá wō
【注音】:ㄆㄚˊㄨㄛ
【结构】:爬(半包围结构)窝(上下结构)
【繁体】:爬窩
词语解释1.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爬窝[páwō]⒈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
基础解释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
引证解释⒈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马都饿得光剩一张皮,都爬窝了。”
网络解释爬窝爬窝(爬窝)
汉语大词典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马都饿得光剩一张皮,都爬窝了。”
读音:pá
[pá]
(1)(动)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人用手脚着地向前移动:~行。
(2)(动)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竿|~蔓。
读音:wō
[wō]
(1)(名)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
(2)(名)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
(3)(名)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儿。
(4)(名)凹进去的地方:山~。
(5)(动)窝藏:~赃。
(6)(动)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
(7)(动)使弯或曲折:把铁丝~个圆圈。
(8)(量)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牛、羊、狗、鸡等):一~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