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唌
【拼音】:fēi yán
【繁体】:飛唌
词语解释1.亦作'飞涎'。2.喷飞口沫。
基础解释亦作/'飞涎/',见/'飞唌/'。喷飞口沫。
引证解释⒈ 亦作“飞涎”。喷飞口沫。引:《文选·郭璞<江赋>》:“扬鬐掉尾,喷浪飞唌。”刘良注:“唌,口沫,或喷而飞。”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综合释义亦作“飞涎”。喷飞口沫。《文选·郭璞<江赋>》:“扬鬐掉尾,喷浪飞唌。”刘良注:“唌,口沫,或喷而飞。”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读音:fēi
[fēi]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
读音:dàn,xián,yán
[yán]
[ dàn ]1. 古同“诞”。
[ xián ]1. 古通“涎”,唾沫。
2. 言语中夹杂叹息声。
[ yán ]1. 谗言急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