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刮
【拼音】:xù guā
【注音】:ㄒㄨˋㄍㄨㄚ
【结构】:絮(上下结构)刮(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絮刮xùguā。(1)唠叨不休。(2)麻烦人。
基础解释见/'絮聒/',1.唠叨不休。
引证解释⒈见“絮聒”。
网络解释絮刮絮刮,拼音是xùguā,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唠叨、吵闹。
综合释义见“絮聒”。亦作“絮咶”,亦作“絮刮”,唠叨;吵闹。元·张鸣善《普天乐·嘲西席》曲:“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网友释义絮刮,拼音是xùguā,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唠叨、吵闹。
汉语大词典见“絮聒”。《汉语大词典》:絮聒 拼音:xùguō亦作“絮咶”。亦作“絮刮”。唠叨;吵闹。元张鸣善《普天乐·嘲西席》曲:“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元柯丹丘《荆钗记·合卺》:“不费老安人的心,钱宅也没有人来,止有张姑妈送亲,他恰有些絮刮,不要听他。”《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女儿多福又怕羞,不好来劝,任他絮咶个不耐烦,方才罢休。”沙汀《还乡记》九:“徐开金两夫妇正在火堆边絮聒不休的互相抱怨。”
其他释义1.见'絮聒'。
读音:xù
[xù]
(1)(名)棉絮。
(2)(名)古代指粗的丝棉。
(3)(名)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动)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棉等:~棉袄。
(5)(形)絮叨。
(6)(形)〈方〉腻烦:听~了。
读音:guā
[guā]
(1)(动)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胡子|~锅|~垢磨光。
(2)(动)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糨子。
(3)(动)搜刮(财物)。
(4)(动)吹:又~起风来了|什么风把你~来了?